高级搜索
所在位置:首页 >> 廉政教育 >> 廉政榜样

耿家盛:创新,要思“前”想“后”

发布时间:18-06-19 09:32:00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

工作30余年,先后获得8项技术大奖,荣获全国“五一”劳动奖章、“全国劳动模范”“全国技术能手”等荣誉称号,十九大代表、云南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耿家盛在谈到如何创新时说:“创新,要思‘前’想‘后’。”

创新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,需要长期的积累,在重复中获得经验,从而由量变达到质变。

耿家盛的工作是操作车床加工各种零件。很多时候,常规的刀具用不上。怎么办?耿家盛说:“干事情得有自己的想法,思维要灵活,不能一成不变地应付工作。”

灵活应变才能适应不同的工作任务,当在具体工作中遇到瓶颈和难题时,又该如何突破?

“把每一次困难的任务当做是提升技能的机会。”耿家盛始终坚持的工作理念是,产品技术要求越高,工艺越复杂,对自己技能的提升和帮助就越大。

在一次工作中,耿家盛根据自己掌握的技术和在工作实践中积累的加工刀具经验,自行设计制作了“双刃镗孔刀”和“快速打中心孔夹具”,不仅解决了加工中遇到的困难,还将工效提高了3倍以上。

无论做什么工作,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“匠心”,这是耿家盛的工作理念。“爱岗敬业,就要把每一件产品当做一件工艺品去做。”30多年的创新与坚持,耿家盛可以把手工加工金属的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直径的1/4。

事前思考,尽可能地突破工作中遇到的困难,积累经验;事后回想,从中查找不足,进而改进提升,才能实现创新。

当完成了一项产品后,耿家盛总是通过“回头看”的办法来审视工作全过程,寻找进一步提升工作成效的路径。

“回头看看自己做的每一个零件,还有没有可能提高效率?还有没有更好更简单的办法来完成这个任务?”耿家盛说,完成一项工作后,及时进行回顾,做出总结,时间长了,就会厚积薄发。

比如,在车床上加工零件,有的工人中间要测量数次,费时又费力。“这一环节一定有可以改进的空间。”耿家盛从多年的工作总结中,提炼出自己需要的那一部分,巧妙地解决了多次测量的问题。

“通过实践,你会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方法,这是最重要的。”耿家盛介绍,只有通过亲身实践,才会对工作有一个直观而深刻的印象;实践后及时思考,查找问题,才能对症下药。“闭门造车不如改革开放。”耿家盛说,“再加上旁人的指点,对你的提升作用会更大。”

提高工作效率,既要减少出错率,还要高效利用时间。耿家盛遵循“精益操作”理念,工作中追求“低投入、高产出”。在工作岗位上,利用切削工件的时间差,他可以一个人同时开3台车床来加工不同的零件,工作效率是其他人的3到4倍。

在刻苦钻研车工技能的同时,耿家盛抓住一切空余时间多学多练,掌握了多项机械加工操作技术,为他的改革创新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“时代在进步,我们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的提升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。”耿家盛说,自己在工作中会不断地去学习新的知识、新的技术和新的工艺。

最近,为了完成一项工作任务,耿家盛自学了电脑制图软件,“买了教材自己对着书本学,向我的大学生学徒们请教,在这方面他们是我的老师。”遇到不懂的问题,耿家盛总是积极地向同事们请教,和他们一起讨论。如今,耿家盛不仅能熟练操作制图软件,还成为了任务小组中负责设计工作的主力。

“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。无论你在什么岗位,干什么工作,只要你舍得下功夫,不怕吃苦,肯动脑筋,从点滴做起,持之以恒,就能从工作中找到乐趣,就能有所成就。”谈起自己的工作方法,耿家盛总是这样谦逊。

将工匠精神传下去,耿家盛充满了希冀。“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知识型、技能型、创新型劳动者大军,当代青年应定位于这个目标,多思考多钻研,努力成为兼具知识和技能的创新型人才。”





宜春市纪检监察网站